ABOUT US
品牌故事
12月21日晚八点多,山东济南,全国工商联十一届三次执委会议前夕。记者见到的广西祖昌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祖昌有点腼腆,说话轻言细语。2012年12月,潘祖昌作为小微企业主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工商联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时,也是这个样子,那次还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进京。
记者开门见山,请潘祖昌晒一晒今年的业绩,潘祖昌憨憨地笑了笑说:“我运气好了一点,现在企业有300多人,年销售收入2200多万元,利税300多万元。这都是大家帮忙的结果。”
潘祖昌,70后,壮族。他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位于广西中南部,属大南宁一小时经济圈,有53万人口,外出打工的就有10多万人。2007年,在外打工多年的潘祖昌回乡创业。那年,他租了一所学校废弃场地,带领七八个人,用在广东学到的门窗制作手艺,为农村住宅制作门窗。农村住宅的门窗基本不是标准尺寸,潘祖昌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定制。
“我们这里农村富起来了,有钱建房子、装修房子,我们生意还不错,产品卖到了云南、贵州的农村。因为价廉物美,讲信誉,有点小名气了。”
潘祖昌介绍说,2009年之前,企业销售情况不太理想,2010年后稍有好转,这两年,企业比较顺利。现在,企业已经不做制作、安装、销售等一条龙服务,他剥离了门窗安装环节,把安装部分让给其他人来做。这些人代理或购买他的产品并负责安装,他只负责生产,按需供货。这一来,从他那里发展出了40多个经营门窗安装的小老板,成了他的销售渠道。
潘祖昌的企业现在也成了老家年轻人就业的去处。他居住的屯里有170多户800多人,有60多个年轻人在他那里打工、学手艺。这些年轻人里有学业不成留在家乡的、有在外打工回乡的,甚至还有回乡的大学生。
“大家就在家门口上班,通往企业的那条路以前没人走,现在出现了小卖部、米粉店、烧鸭摊子、鱼摊子,很有人气。”潘祖昌说。
高兴的事,还有潘祖昌跟记者提到的“大家帮忙”。创业初期的潘祖昌通过马山县政府、工商联出面协调、帮助,拿到了一些贷款、得到了地块。之前还得到过民族政策的贷款,今年,潘祖昌拿到1000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现在用了400万元,征了30多亩地,要盖新厂房,买设备。“还有600万元,不敢用,怕用不好……”
谈到苦恼的事,潘祖昌说,目前还能应付。比如生产成本,原材料涨了一点,人工成本涨得最快。2007年,一个熟练师傅每天30~40元,现在是100~150元。再比如新农村建设中交通和工业用地的问题。
因为做的都是农村消费市场,潘祖昌在搬运产品过程中碰到了头痛的事。乡村小路虽然已经硬化,但很多路没有拓宽路面,交通还是不便。因为农村人家富了,也买得起小农用车、皮卡之类,路边停车、行车成了问题。他希望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要跟得上农村消费的变化。
还有小微企业的用地问题。县里曾经动员他搬进县里的工业园,他说:“对于我们这种小微企业,工业园的费用高,门槛太高了;还有,工业园一般都较远,离家远了,农村人觉得不方便。之所以大家愿意在我这里干,有一个好处就是出门几分钟就能到厂里,没几分钟就到家了。符合他们的生活习惯。规划乡村建设时,要考虑一下小微企业的用地问题如何能做到因地制宜,更符合乡村实际需要。”
问及优惠政策,潘祖昌说:“我以前懂得不多,特别是工商联帮我解读优惠政策,帮我分析,帮我联系。创业优惠政策不少了,我觉得不需要特别的政策了。小微企业是草,过多的营养也不好。”
展望明年,潘祖昌说:“农村消费市场大啊,我现在在琢磨太阳能热水器。装修房子顺便安个太阳能热水器,我看我们这里能消费得起。”
(来源:人民政协报)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或搜索“祖昌门业”
更多精彩等着你!